几天的阴云也没有使气温“冷静”下来,反而更热了,深圳地区未来的几天的高气温有望突破35度大关,大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伞,否则就会被晒成黑炭,男生如果不好意思打伞的话,那就找个女朋友吧。
高温来袭防暑降温你准备好了吗
在这个时候不能缺少的就是空调了,又不少人都戏称我这条命是空调救的,不得不说我这条命如果没有空调的话一定活的很难受了,不知道大家舒服的时候是不是把空调开温度开到低然后躺进被窝里的感觉。
炎热的夏天,舒服的事情,莫过于躲在家中,开启空调纳凉。然而,有多少人在享受空调时,想到要定期对它进行清洗消毒?否则,空调将吹出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甚至可以在72小时内,使得一碗白米饭发霉。
日前,多方疾控机构对上海、北京、深圳进行实地家用空调入户调研发现: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空调散热片中检出细菌超标高可达1000倍以上。
经专家介绍,空调除了吸附大量的灰尘外,还有螨虫、细菌、真菌等致病菌。运转时,空调内部,特别是散热片的细菌、真菌随出风口喷出,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患上感冒、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很多空调病不只是冷热交替造成的,空调里的污染也是祸源。
家用空调里究竟暗藏多少污染源?近日实验室工作人员,走进普通住户家,现场观测、取样,并送入实验室培养,实验结果令人瞠目。
【实验1】
空调72小时吹霉一碗米饭
实验目的:测试空调是否会产生污染。
实验过程:取两碗等量的白米饭,置于壁挂式空调下的桌子上,其中一碗盖好。关闭门窗,打开空调。72小时后,盖好的米饭只是略有变色,但敞露于空调下的那碗米饭,已经长毛,发现大片霉斑。
市民疑问:6月份开空调前,刚把过滤网用洗洁精和水刷干净了,为什么还会这样?
专家释疑: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任委员张流波介绍,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外罩、过滤网表面就有沉积的灰尘和污垢,很容易清洗。但空调细菌多聚集的部位——散热片却常常被忽视。
作为空调冷热交换的核心部件,散热片除积聚污垢灰尘外,还会在冷凝水作用下滋生大量病菌。加上开空调时,通常会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特别是夏天闷热潮湿,病菌更易滋生。
【实验2】
空调散热片藏匿大量细菌
实验目的:通过肉眼,观察空调散热片上藏着多少污垢。
实验过程:选一台使用了3年多,今年尚未清洗过的家用壁挂式空调。打开空调盖,露出的过滤网上,可看到一层厚厚的灰尘,用棉签和纸巾取样。卸下过滤网,可看到青黑色的空调散热片,乍看起来灰尘不多,但用棉签在散热片上清刮,可刮出黑灰色的絮泥状物。用白色纸巾取样,可看到散热片上附着大量污垢。
市民疑问:黑色絮泥状的污垢有没有致病菌?
专家释疑:专业卫生机构检测发现,家用空调散热片上藏匿着大量细菌和真菌,平均的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高达4765个。其中致病菌主要包括霉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量病菌。空调运转时,散热片上的致病菌随出风口喷出,进入人体,易致头晕乏力,甚至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天气湿热细菌易滋生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名誉理事长田德祥教授介绍,长时间闲置的空调散热片上,会积存很多螨虫、霉菌和病菌,因为人们不能用肉眼直观判断空调风的洁净程度,所以家用空调的污染极易被忽视。
田德祥指出,空调运转时,散热片上的大量病原体从出风口喷出,弥漫到室内每个角落,人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内,就会感到头晕、乏力、免疫力下降,严重者会罹患呼吸道传染疾病等。
婴儿吸入有害气体是成人2倍
在空调环境中,婴幼儿健康应引起特别的关注。田德祥说,婴儿安静时空气吸入量是成人的2倍。0~6岁的孩子生长发育很快,环境毒物造成的损害就会有发生持久性和不可逆性功能障碍的极大危险。
定期清洗空调是必须的,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当前很多人的选择,但是一般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体积都比较大,单独安置很占地方,目前很多厂家推出了制冷和净化一体的智能空调,不仅能制冷制热,还能进行空气净化,通过搭载PM2.5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但检测到环境中空气质量或PM2.5过高,就启动空调的净化空能,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针对适合智能空调适用的PM2.5传感器,工采网小编强烈推荐韩国SAMYOUNG新推出的产品PM2.5 PM1.0传感器- PSMU, 该产品凝聚了三瀛20年知识与技术的PSMU系列PM2.5/PM1.0专用传感器,对超细颗粒物的探测能力有了极大提升,可测到0.3 ㎛~1.0 ㎛的颗粒物。这使其在确认PM2.5/PM1.0重量浓度值方面比传统传感器推定更精确。
相比传统传感器,PSMU系列精度、灵敏度更高,可为用户提供可靠信息,使其能够更精确、细致地控制空气净化仪、空调和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等应用。
相对激光原理的传感器,PSMU也能达到低0.3μm粒子能力,但是成本更有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传感器应用_仪表仪器应用_电子元器件产品 – 工采资讯 http://news.isweek.cn/1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