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箱是一种常用的培养箱产品,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简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中。
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力在不同的类群中变化很大,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几种类群:
一、专性好氧菌:必须在有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有完整的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氢受体,细胞含有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二、微好氧菌:只能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氢受体而产能。
三、兼性好氧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情况下生长得更好,在有氧时靠呼吸产能,无氧时接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有SOD和过氧化氢酶。
四、耐氧菌: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菌。生活不需要氧,分子氧也对它无毒害。不具有呼吸链,依靠专性发酵获得能量。细胞内存在SOD和过氧化物酶,但缺乏过氧化氢酶。
五、厌氧菌:分子氧对它有毒害,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在空气或含有10%CO2的空气中,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的无氧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通过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提供;细胞内缺乏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
根据上述分类可知,不同微生物对氧气要求不同,因此,监测及控制培养箱的氧气浓度极为重要,然而,培养箱中不可避免微生物呼吸产生大量CO2,在此,ISweek工采网小编推荐两款适合用于培养箱的氧气传感器:SK-25F、O2S-FR-T2
一、日本FIGARO 抗CO2干扰氧气传感器(O2传感器) - SK-25F
它具有抗酸性气体的特性,几乎不受CO2的影响,是氧培养箱检测氧含量的极好选择。
SK-25F简介:
一、抗CO2干扰氧气传感器SK-25F描述
费加罗的氧气传感器SK-25F是一款独特的原电池式氧气传感器。其显著特点是不易受CO2 的干扰与影响,对30%浓度的氧气信号输出线性非常好,而且具备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这些特性使SK-25F传感器可以满足各种行业的应用需求,譬如生化领域的应用、食品工业的应用、住宅安全应用等。
二、抗CO2干扰氧气传感器SK-25F特点:
* 几乎不受CO2 、CO、H2S、NO、H2 的影响
* 具有温度补偿电路
* 很好的线性输出
* 不受方位限制
* 稳定的信号输出
* 传感器工作无需外部电源
* 无需预热
三、抗CO2干扰氧气传感器SK-25F应用:
* 安全领域 - 空调、氧气检测仪、火灾探测器、燃料电池系统
* 废弃测量 - 烟道氧气监控
* 生物技术 - 氧气孵化器、厌氧中耕机
* 食品工业 - 制冷剂、室温
四、抗CO2干扰氧气传感器SK-25F参数:
型号 | SK-25F |
检测范围 | 0~30% O2 |
精度 | ±1% 满量程 |
工作大气压力 | 1013hPa ± 20% |
工作温度 | -10˚C~50˚C |
工作相对湿度 | 0~99%RH(无结露) |
响应时间 (90%) | ≤ 15 秒 |
初始输出电压 | 5.5~8.5mV |
工厂测试大气压力 | 1013 hPa |
工厂测试温度 | 25˚C±5˚C |
普通空气中 20˚C 的预期寿命 | 约 3 年 |
提示1 : 如果使用 0% 与 30% 两种氧气浓度来校准的话,量程范围为氧气 含量 0 ~ 30% 时 SK-25F 满量程的精度为 ±1% 。
提示2 : 为了满足表 1 中规定的响应速度,传感器应当在空气交换速度大 于 200 ~ 300ml /分钟的条件下使用。
提示3 : 20 ̊C 普通空气( 1013 hPa / 20.7% O 2 )中的预期寿命定义指的 是传感器输出值下降至原始值的 60% 。
二、英国SST 高温氧化锆氧气传感器 - O2S-FR-T2
O2S-FR-T2是高温氧化锆氧气传感器,量程为0.1~100%,可以在高达400°C的环境中工作,非常适合应用于锅炉燃烧控制、细菌培养、堆肥、发酵等领域。
棒式氧化锆氧传感器(氧探头)O2S-T2/O2S-FR-T2采用两个氧化锆盘,在其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盘起的功能是可逆氧气泵,依次充满样品气和抽空此小空间。另一个盘用于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氧化锆盘作为氧气泵运行时,需要的700 °C的温度由加热元件产生。氧气泵使小空间范围内达到额定的小和大压力所花的时间和环境中氧分压值具有对应关系。
高温氧化锆氧气传感器O2S-FR-T2特性:
1) 非消耗性的氧化锆传感元件
2) 氧压范围2 mbar...3 bar
3) 高稳定性和精度,可测量0…100%氧
4) 对于其他气体无交叉干扰
5) 无需温度稳定
6) 内置加热元件
7) 允许气温温度-100~400°C
转载请注明出处:传感器应用_仪表仪器应用_电子元器件产品 – 工采资讯 http://news.isweek.cn/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