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感器 › 中国储能电池安全新国标GB 44240-2024:引领行业安全新纪元

中国储能电池安全新国标GB 44240-2024:引领行业安全新纪元

中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即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历经三年打磨,这是我国首部、规格最高的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

GB44240

新国标:发布背景

GB 44240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最高规格储能安全性国家标准,其核心突破在于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提升至"强制性"层面。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储能行业正式迈入安全监管的全新阶段。该标准涵盖了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项目,从多个维度对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规范。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的频发却给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据统计,过去五年间全球范围内共发生80余起储能事故,其中23起被认定为"重大级"事故,主要问题包括热失控引发的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以及消防系统失效等。例如,2025年2月,美国Moss Landing储能电站(规模达1.2GWh)第四次发生火灾,导致70%的设备损毁,初步调查显示起火原因与LG新能源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密切相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同样面临着储能安全隐患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更严格的标准来规范行业安全发展。

旧国标局限与新国标优势

此前,中国储能电池安全主要参照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尽管该标准对电池性能提出了一定要求,但由于其非强制性特征,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了"低质低价"的生产策略,导致储能电池安全隐患难以得到有效根除。例如,现行推荐性国标GB/T 36276 - 2023虽对电芯性能有所要求,但在热失控测试方面,仅要求电池表面温度超过90℃时不起火、不爆炸,却未涉及热扩散抑制能力的考核。

相比之下,强制性国标GB 44240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其多项测试条款与国际标准IEC 62619、UL 1973、UN等对标,同时在部分安全测试项目上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以过充测试为例,GB 44240规定的充入能量要求高于GB/T 36276,电流也高出约30%。此外,GB 44240 - 2024在电芯层级测试中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项目;在电池组层级测试中,还额外强化了对产品相关部件安全性的检测。

GBT36276-2023vsGB44240-2024

新国标重点测试项目解析

热失控测试

该测试要求电芯在热失控触发后,通过温度监测(如电芯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300℃)确认失控状态,随后持续观察1小时,期间电池系统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这一测试项目旨在确保储能电池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热失控的蔓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热扩散测试

此测试用于评估电池组系统承受单电池热失控事件的能力,防止热失控事件引发电池组系统着火。测试过程中,选择电池组中心位置或受包围的电芯作为触发点,可采用激光、加热等方式触发目标电池热失控,模拟最不利条件下的热传播路径。之后对电池组系统进行24小时观察,要求电池间不发生热扩散,电池组系统无外部火焰,且外壳不发生破裂。

储能安全监测技术与传感器应用

在此背景下,综合运用以传感器为核心的储能安全智能感测设备与方案,对储能电站进行热失控及火灾风险监测防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气体传感器应用

工采网代理的费加罗气体传感器以其尺寸小、寿命长、灵敏度高、可靠性高、价格低以及丰富的市场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各种应用场景中不断拓展使用范围。例如,氢气传感器TGS2616/CGM6812、一氧化碳传感器TGS5141/TGS5042、甲烷传感器TGS2611/TGS2619、HC类传感器TGS2612/TGS2618、VOC传感器TGS2620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CDM7162等,这些气体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储能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的精准监测,为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度检测技术

锂电池热失控通常始于单体电芯的"局部过热",温度传感器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秒级)捕捉到异常升温情况。以温湿度传感器模块HTW-211为例,它可实时监测锂电池的温度变化。在锂电池正常工作时,其温度处于一定范围内,当电池内部出现短路、过充、过放等故障导致热失控时,电池温度会迅速升高。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当温度达到或超过预设的危险温度值时,立即触发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火焰检测技术

当热失控进入不可逆阶段时,火焰传感器能够识别锂电池燃烧特有的光谱特征,在明火出现的瞬间完成应急响应。例如,火焰检测的紫外光电探测器TOCON-C1TOCON-ABC1,基于碳化硅的宽频紫外光电探测器,带有集成放大器0 - 5V信号输出,具有ms级别的快速响应能力,能够迅速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发出警报。

GB 44240-2024的实施将为中国储能电池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推动行业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迈进。同时,配套的储能安全监测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防护水平,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传感器应用_仪表仪器应用_电子元器件产品 – 工采资讯 http://news.isweek.cn/41912.html

上一篇:

×
用户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